雋峰
關閉選單
2025.06.25
市場進入調整期,建商價格策略轉向彈性讓利

2025年上半年,台灣房地產市場面臨多重挑戰,包含央行信用緊縮、交屋潮壓力、人口成長停滯與景氣前景不確定等因素,使整體市場買氣明顯趨緩。然而在此同時,建商面對現金回流與完工庫存的現實壓力,正積極調整價格與行銷策略,營造出對買方更友善的購屋環境。

🔻 議價空間擴大,成交模式轉向實質讓利

根據市調機構統計,七大都會區預售及新成屋案件的議價幅度顯著上升。

  • 台北市議價空間達 12.8%

  • 新北市則為 11.5%

  • 台中與高雄等中南部也在 8~10% 之間

過去開價即成交的市場熱況已明顯降溫,建商開始採取多元策略,包括總價讓利、增送車位、贈送裝潢、或調整付款條件(如低自備款、延後撥款)等方式,吸引剛性需求買方回流。

📉 交易量下降,建商進入策略調整期

2025年第1季,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約6.3萬棟,為近8年同期最低。許多建案即使地段與規劃優異,也需透過「實價促銷」來爭取市場關注,反映出市場進入盤整與價量重估階段。

這波轉變不僅反映政策影響,也說明消費者愈加重視性價比與產品實質內容,購屋行為更趨理性。

🏡 買方關注點回歸產品本質與生活機能

儘管市場進入調整,但有地段優勢、交通便利、生活機能成熟的產品仍具競爭力。購屋族群偏好「價格合理、規劃用心、管理完善」的社區型產品。反觀純投資型、高單價物件則去化速度明顯放緩。


💬 雋峰 表示:

「我們理解目前市場氛圍已由追價轉為價值導向。我們也調整了產品與銷售策略,提供更彈性合理的價格、付款方式,協助消費者在合適的時間入主理想住宅。我們相信,品質與價格的平衡,將是下階段房市的核心競爭力。」